为深入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法学实践教学的融合创新,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法学院于2025年4月2日在学院案例分析室隆重举办“法源软件应用专题培训会”。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副院长陈华丽副教授主持,特邀法源软件技术培训专家陈科逸担任主讲,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会。
聚焦实践教学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应用
培训会伊始,陈华丽副院长围绕“应用型院校教师发展路径与教学改革实践”作专题讲话。她指出,作为应用型民办院校,法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实践赋能”为导向,将模拟法庭虚拟仿真实训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项目之一。她强调,青年教师需立足教学一线,充分借助法源软件的技术优势,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堂形态,同时结合实务需求申报教研课题,探索“实务仿真双轨并进,庭审实战多维融通”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分层讲解+双向互动,深挖技术应用场景
法源软件培训专家陈科逸通过“功能解析+双端联动演示”的方式,系统讲解了法源模拟法庭仿真实训平台与法律文书智能辅助系统的技术架构与操作流程。培训内容涵盖案件场景构建、庭审角色协同、文书智能批改等核心模块,并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特点,提出“课前案例导入—课中仿真演练—课后数据反馈”的全流程教学方案。参训教师通过同步实操演练,深入体验了软件在案例教学、实训指导及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就软件兼容性优化、案例库动态更新等议题与专家展开研讨。
以培促教,构建长效支持机制
本次培训是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教学改革,为教师参与教学竞赛、申报教研项目提供资源支撑。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对优化实践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具有显著指导意义。后续学院将建立“技术应用反馈—专项指导—成果孵化”三位一体的支持机制,定期开展教学案例评选与软件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持续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阶。
法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信息技术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文/吴泽
图/吴泽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