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双师授课,各展风采 ——记法理学“法律职业漫谈”
点击量:
法学教育一直突出实践性和实务特质,但法学学科当中也有不少是极偏重理论的课程,这些课程构成了法律实务的智识基础,型构的是法律职业的思维模式,比如法理学课程,其作为法学基础性学科的地位非常重要,知识的理论性极强,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较大,无论从教师教学抑或学生学习应考的角度来看,都有不断提升完善的空间和必要。如何改革理论法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应试的效果,塑造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我们尝试通过“法律实务进课堂”的方式对法理学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和创新。
2016年5月5日,法律学系很荣幸邀请到两位资深法律专业人士来到法理学的课堂,将法律实务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课堂上,通过法官和律师的现身说法,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法律职业漫谈”课程。本次实验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万老师从理论的角度介绍法律职业的生成和发展,中西方法律职业的形态等内容,继而由广东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伟奇博士主讲法律职业的从业条件,在借由亲自办理的经典案例讲述法律职业的技能和素养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主动上台和陈博士互动,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在案例抽丝剥茧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程秀建博士也适时上台进行案例不同环节的解析和讨论。资深律师和法官的精彩讲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最后,通过纸条的方式,很多同学积极向两位法律人士发问,同学们开阔的思维和妙趣横生的问题直指法律职业的各个方面以及当下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法官和律师也做出了恳切而生动的回答。
(图为陈伟奇博士正在授课)

(图为程秀建博士正在授课)

(图为课后合影)
我系双师同堂授课实验全面铺开,理论法学的教学借由该模式也体现出优良的效果和反应,在教学创新和改革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并推动双师授课的模式和方法。
法律学系供稿
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