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具体实际案件中进行分析,营造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2023年12月5日,法学院2021级法学B、C班在格物楼模拟法庭功能室开展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模拟法庭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我校校外导师、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支部书记、高级合伙人赵俊杰律师,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指导导师兼审判长;我校专职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法庭诉讼经历的欧俊杰老师,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审判员;以及我院优秀毕业学生、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支部代表黄益汉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审判员。同时,我院专注研究知识产权领域的洪树湘及李珊老师组织并主持本次活动。
知识产权学科作为一门复合型学科,在学习之时,需要对其他交叉学科也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为提高学生的法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引导学生将理论融入实践诉讼程序中,本次模拟法庭的案件系由某法院正在审理的真实案件改编,就某公司涉嫌网页著作权侵权案件。
整场法庭审理分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五个环节。活动伊始,首先进行的是庭前准备环节。书记员、原告、原告委托代理人、被告以及被告代理人入庭后,书记员开始宣读法庭纪律,以维护整场庭审的有序进行。随后,审判长与审判员入庭,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正式开庭。
在审判长核对双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后,庭审进入法庭调查环节。首先,由原告代理人就被告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提出诉讼请求以及事实理由,被告就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随后,审判长主持原被告双方就提供的证据进行举证与质证。在双方无异议之后,审判长宣布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原告方和被告方就本案的争议焦点“被告方行为是否造成对原告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汇编作品侵权”、 “被告方行为围绕网站、网页、目标程序等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告方若侵权及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任应当如何承担”展开了激烈的法庭辩论。原告代理人思路清晰,通过质疑被告提供域名注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合理怀疑被告方存在多次查看原告方网页界面、排版等进行抄袭,造成M机构用户下降的理由逐一列举,并依法给出了代理意见。被告代理人从容应对,认为其在申请域名注册时就已是否造成侵权进行了调查,并不构成对M机构的侵权,其次,被告认为两机构之间本身就存在用户交叉,并不能证明因网页界面相似而构成不正当竞争。在双方激烈的辩论中,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双方代理人的处变不惊。经过了双方强有力的对峙后,主审法官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合议后择日宣判。
庭审结束后,合议庭对本次模拟法庭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合议庭成员充分肯定了双方成员的庭前准备和庭审表现,对学生们能够严格按照诉讼程序展开法庭调查、法庭辩护进行肯定,同时对“模拟法庭”过程中存在的微小瑕疵给予了更正。在诉讼过程中要重视对法言法语的运用,提高对法律文书写作的规范,向法庭递交的材料也要进行详细的陈述,重视对证据的相关运用。洪老师也针对双方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给予肯定,希望在场的同学们可以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学科的专业知识,多关注著作权难点,提高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模拟法庭是融合知识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法治体验活动,能够锻炼同学们有条理的学科研究、批判性思维。希望通过此次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的沉浸式体验,能够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知识产权学科的认识,深刻理解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努力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者和践行者。并将今日所学运用在未来的法学学习中,成为更加优秀的法律人。
文/王煜
图/洪树湘
审校|李岚 黄鑫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