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成果 > 正文

学术成果

    法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家事法律问题理论与实务研讨会 蒋鹏祥老师论文入选年会论文集
    点击量:

    11月22日,由广东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承办,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家事法律问题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学术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粤港澳三地高校、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及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湾区家事法律领域的前沿问题。法学院范利平教授、廖诗颖、蒋鹏祥、欧俊杰、阮梦蕾等教师代表应邀参会。范利平教授担任主持人。

    开幕式: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广东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持人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跨境婚姻、家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家事法律问题日益复杂,亟需学界与实务界加强合作,推动法律规则衔接与制度创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助力大湾区家事法治建设。

    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长作年度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研究会在学术研究、立法咨询、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工作重点,包括推动三地家事法律比较研究、加强青年学者培养等。

    研究会工作议程:表彰先进,激励创新

    在研究会工作议程环节,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增补理事名单,进一步壮大了研究会的研究力量。随后,会议宣布了2025年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蒋鹏祥老师的论文《跨境抚养纠纷中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的实践困境与制度完善》被收入年会论文集,展现了我院教师在家事法学领域的研究实力。此外,会议还表彰了研究会年度积极分子,鼓励更多学者投身家事法学研究与实践。

    专题研讨:聚焦大湾区家事法律热点

    研讨会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跨境法律协调分析粤港澳三地在婚姻家事法律方面的差异,探讨建立统一裁判标准的可行路径;子女权益保护研究离婚案件中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措施,讨论建立家事调查员等创新机制;新型家庭关系关注非婚同居等新型家庭模式的法律问题,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就家事调解、判决执行等实务问题交换意见。

    年会论坛:名家汇聚,思想碰撞

    在年会论坛环节,梁静姮、王葆莳、诸思诚三位嘉宾围绕“大湾区家事法治的未来路径”展开对话。梁静姮呼吁加强三地立法机关沟通,推动家事法律资源共享;王葆莳建议设立跨区域家事调解中心;诸思诚则从实务角度提出简化跨境案件诉讼程序的可行性方案。自由讨论阶段,与会者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闭幕式: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会议闭幕式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对年会论文进行综述,指出本次研讨会论文质量高、视角新颖,体现出家事法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最后,研究会宣布2026年承办单位,并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本次研讨会紧扣大湾区家事法律实践需求,为三地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教师全程参与研讨,展示了学院在家事法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粤港澳高校及实务部门的合作,为推进大湾区法治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蒋鹏祥

    图/蒋鹏祥

    审核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