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特色班建设 > 正文

特色班建设

    聚焦问题共探育人方略——法学院召开特色班期中教学质量研讨会
    点击量:

    2025年5月8日午间,法学院在格物楼④308会议室组织召开2024学年第二学期特色班人才培养期中教学研讨会。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李岚,副院长陈华丽及全体特色班任课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陈华丽主持。

    会议伊始,李岚院长系统阐释本次会议旨在构建教学交流平台,通过深入研讨卓越班、涉外班两大特色班级的阶段性教学成效,重点分析学风建设、学业表现及动态考核机制等核心议题,切实提升法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陈华丽副院长补充强调会议对于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指导意义。

    院领导作主旨发言

    在专题研讨环节,各课程负责人依次汇报教学情况。与会教师普遍认同特色班整体呈现积极向好的学习态势,学生展现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较高的课堂参与度,但个别教学环节仍存改进空间。陈明杰、黄晓晴两位老师指出,法律外语类课程存在课后作业完成度参差不齐现象,部分学生外语学习目标模糊导致课外拓展动力不足。黄裕婕、王有为两位老师建议加强学生学术思辨能力培养,尤其在运用智能工具时需强化信息甄别意识。

    林懋博士在罗马法教学中注重法理学知识衔接,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学习方法。冯家欣老师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发现,学生法律概念掌握度与文书写作能力尚待提升。张亦弛博士、易思老师反映,学生预习复习机制不完善影响知识体系构建,同时存在过度依赖智能工具完成课业的现象。

    陈华丽副院长提出差异化教学改革方案,以宪法学课程为例,倡导实施兴趣引导教学法,强化法条研读训练,鼓励组建教学团队申报教改项目。该提议获得与会教师积极响应,为特色班教学质量提升开辟新路径。

    在班级建设专题研讨中,卓越班班主任易思、涉外班班主任董雪晨分别汇报班级管理成效。院领导明确将实施“动态考核+双向流动”机制,完善特色班准入退出标准。李岚院长特别指出,后续招生应增设语文能力评估维度,综合考察逻辑分析、文字表达等核心素养,突破单一外语评价框架。

    教学研讨现场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维度教学诊断与经验共享,形成“精准施策、专业引领、创新驱动”的育人共识,为构建新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实践范本。会议达成的系列改革举措,将系统推进教学理念更新与培养模式优化,显著增强特色班的示范效应。




    文/黄裕婕

    图/黄裕婕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