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以生为本 以教为要—— 法学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师生座谈会顺利召开
    点击量:

    为搭建师生深度沟通桥梁,掌握教学动态与学生学习诉求,持续优化教学质量,助力法学人才培养提质增效,11月5日,法学院于格物楼④308办公室召开以“以生为本 以教为要”为主题的期中教学师生座谈会。法学院叶秀副院长、李鑫副书记、教研室主任邓晓蕾、廖诗颖及多位专任教师代表,各年级学委及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杨世花老师主持。

    (部分参会师生合影)

    会议伊始,主持人杨世花老师阐明了此次座谈会的核心目的,鼓励师生双方坦诚交流、建言献策,以双向互动破解教学难题、凝聚育人共识。随后,各年级学生代表结合班级学习实际,围绕课程教学、教学硬件、考试安排等关键问题积极发声。2025级学生代表提出增设实践导向课程、开放课件共享、优化课堂互动等建议;2024级学生希望专业课补充带解析的习题及题库,强化知识点巩固;2023级学生则聚焦教室设备老化、部分课程进度过快、英语教学适配性等问题,反馈了案例分析室网络卡顿、部分课程趣味性不足等具体诉求,同时也有班级对现有课程质量表示认可。

    (学生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参会教师逐一回应、精准施策。叶秀副院长强调,学院将尊重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需求,督促相关课程优化改进,同时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大学教学模式;李鑫副书记关注到学生建议的实用性,鼓励大家结合实际需求提诉求,并表示学院将持续优化校友分享会等实践资源。教研室邓晓蕾、廖诗颖主任,教师代表王鑫、张亦驰等分别就《国际法》《商法》等课程教学调整、教室及案例分析室硬件改善、期末考试排考优化等问题作出具体回应,明确了后续改进措施与时间节点。座谈会交流中,师生代表围绕教学细节深入探讨,既厘清了问题根源,也凝聚了“教学相长”的共识。

    此次期中教学师生座谈会,是法学院落实师生交流制度的重要举措,既为学生表达诉求、反馈问题提供了畅通渠道,也让教师精准把握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下一步,法学院将梳理汇总会议反馈的问题与建议,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完善师生沟通平台建设,以制度化、实效化的双向互动,将教学质量提升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筑牢基础。


    文/许文成

    图/吴泽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