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笃行共研提质量 创新共育促成长——法学院部门法学教研室召开期中教学工作交流会
    点击量:

    11月7日晚,法学院部门法学教研室举行期中教学工作会。法学院院长李岚出席会议并讲话,教研室主任邓晓蕾主持会议并作经验分享,部门法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教学规范、课堂管理、青年教师培养及教学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李岚院长发言

    李岚院长强调,教学是立身之本,教师应始终将课堂教学放在首位,严格落实教学计划与教学规范,用教学态度体现职业操守和学术精神。其次,她提醒全体教师要强化课堂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到课率与课堂抬头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她特别提到,青年教师不仅要关注讲授的内容,更要注重学生的听课状态与互动情况,这才是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的关键。最后,李岚院长勉励青年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注重责任心与课堂互动的统一,她认为,责任心、抬头率以及课堂互动这三点最能看出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她希望全体教师以质量立身、以课堂树信,共同维护学院优良的教学形象。

    邓晓蕾主任发言

    邓晓蕾主任在分享中表示,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她指出,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课堂实效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首先,她结合自身教授的《律师与公证实务》课程,分享了以“角色扮演”“实务模拟”引入课堂的创新做法,通过让学生在模拟律师与客户的情景中分析案情、提出策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应变能力。其次,她介绍了课堂中引入自身办理的实务案例进行教学,将合同风险分析、继承方案设计等内容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法理精髓。最后,她总结道,让学生从听讲者变成参与者,教师才能从讲授者变成引导者。她认为,教学创新不在于形式的更新,而在于思维方式的革新与课堂活力的激发。

    部门法学教研室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会上,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景春兰教授分享了《法律文书写作》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的教学设计经验,强调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与课堂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与思辨能力。范利平教授结合多年教学体会指出,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才能让学生在稳定的学习环境中深化理解、提升思辨力。郭艳东老师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法律教学融合,运用可视化案例与实时互动测验,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与学习兴趣。陈文婷老师则通过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分析分层推进,引导学生在逐步探究过程中理清法律关系、培养逻辑思维。

    会议最后,李岚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依赖个人努力,更需要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她鼓励教师们加强课程组内沟通,统一教学目标与进度,凝聚部门法学教学团队的合力。她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深化教学反思,持续推动课堂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与集体成长。

    本次会议既是一次阶段性教学工作的总结,也是一次思想与经验的深度交流。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课堂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为法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刘炫廷

    图/刘炫廷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