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共探论文指导路径 同促教学质量提升——法学院举办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分享会
    点击量: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流程、提升论文指导专业化水平,切实为教师提供精准有效的指导方法支持,助力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写作,2025年10月11日下午,法学院理论法学教研室、部门法学教研室与法律综合素养教研室联合举办“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法律综合素养教研室廖诗颖主任主讲,各教研室教师踊跃参与,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分享会第一阶段,廖诗颖主任以“如果我还在大四,会希望导师给我什么指导?”这一极具共情力的问题切入,从学生视角反向思考指导需求,迅速引发在场教师的深度共鸣与思考。随后,她结合多年论文指导实践经验,围绕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全流程关键环节,展开细致且实用的分享。在任务书下达阶段,她强调需精准把控工作进度安排的细节,为学生搭建清晰的写作“时间框架”,避免后续因规划模糊导致写作拖延;针对开题报告环节,她提出“大纲先行”的核心建议,要求学生撰写详实的论文大纲,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打磨修改,通过完善的大纲为后续写作“定方向、减阻力”,大幅提升写作效率。

    针对论文写作中的常见痛点,廖主任也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她指出,文献综述绝非学者观点的简单罗列,应引导学生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核心观点、分析研究脉络,最终形成带有个人思考的综述内容;在论文结构设计上,结合本科论文的特点,建议设置3~5个部分,既保障内容完整性,又避免结构过于繁杂。此外,廖主任还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轮修改法的指导方法,初稿阶段侧重宏观把控,检查论文内容与既定大纲的一致性;二稿阶段聚焦中观审核,核验案例等内容的充足性与准确性;定稿阶段则采用“双人小组互审”模式,要求学生修改后经小组同伴核查确认,再提交教师审核。

    在分享会第二阶段,教务杨世花老师围绕毕业论文全周期时间节点进行补充说明,提醒各位教师务必做好学生进度督促工作,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她提到后续将为各论文小组设置组长,以便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与帮助。

    分享会第三阶段,各教研室教师就去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情况进行研讨交流,积极分享“如何引导学生聚焦研究方向”“如何高效解决论文逻辑问题”等实用经验;同时,大家也提出去年在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认知,为后续优化指导方法、提升指导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分享会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不仅为法学院教师搭建了经验交流与互助学习的平台,更有效破解了指导过程中的部分难点问题,对规范论文指导流程、提升整体指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本次分享会的推动下,法学院教师将以更科学、更精准的方法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切实助力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升学术素养、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同时,持续推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



    文/蔡绿茵

    图/蔡绿茵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