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凝心聚力提质量 同行互助促成长——部门法学教研室期中教学研讨会
    点击量:

    4月24日上午,部门法学教研室在格物搂2B307国际模拟法庭举行了期中教学研讨会。会议由部门法学教研室主任邓晓蕾主持,李岚院长、教研室专任教师悉数到场。本次座谈聚焦前半学期教学运行情况,通过经验共享、难题诊断、资源互助,为后续课堂质量提升与学生就业指导奠定基础。大家谈感受、述困惑、亮举措,会场氛围真诚而热烈。

    开场发言中,李岚院长结合近期随机听课与学生评教,为青年教师提出四点期望。她首先强调“备好每一堂课”,要求在准确研读大纲和难点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差异精选案例、设计活动,用多元素材让“冷”知识变成“热”话题;其次她提醒大家要“站稳讲台有自信”,正确对待评教数据,既视作压力,也视作动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三,教师应平衡好公私时间,专职教学科研必须保障,个人事务应避免与教学冲突,言行举止都要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最后,她叮嘱任课教师紧盯准毕业班的就业,与学院保持信息互通,把就业指导内容巧妙融入课堂案例与作业,帮助学生缓解求职焦虑。

    紧接着,邓晓蕾主任从教研室整体工作出发,她鼓励青年教师在备课、科研或写作遇到疑问时要敢于“张口就问”,而老教师则要在选题框架、数据来源、投稿渠道等方面主动分享,让教学小技巧、科研新工具及时流动。她还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竞赛与专业实践之间形成闭环,提升综合素质。

    讨论环节中,两位青年教师首先发言。敖昕老师坦言进入理论深水区后,学生讨论明显降温,发言内容常停留在教材表述。前辈们纷纷支招,可尝试“先写后说”法,让学生先在便签写下观点再随机抽组展示,降低当众发言焦虑。此外,可以将案例拆成多段递进式呈现,引导学生跟随信息变化不断修正判断。谢梦老师则困惑于案例素材更新滞后,学生感觉“离现实远”。老师们建议充分利用学习通等多媒体资源,提前发布任务给学生,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两位青年教师表示这些“锦囊”即刻可用,感谢集体助力。

    研讨会内容充实、节奏紧凑。青年教师在交流中获得了激活课堂的新思路,老教师也从同伴分享中汲取了新的方法与灵感。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在后半学期继续落实案例驱动与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坚持资源共享、互助共进,不断提升课堂活力与教学成效。部门法学教研室也将以此为契机,凝聚团队力量,为法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贡献更大动力。


    文/刘炫廷

    图/刘炫廷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