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上午,法学院院长李岚和教研室主任邓晓蕾带领部门法学教研室教师在定静1C403教室集体观摩杨咏亮老师主讲的《国际私法学》课程。本次观摩不仅是一堂专业课程的教学展示,更是一次理论深度与教学智慧的深度交流。
杨咏亮老师围绕“国籍制度与住所概念”这一国际私法中的核心问题展开讲授。他以精准的逻辑、扎实的理论根基,从“国籍”的法律意义切入,层层深入分析多重国籍在现实中引发的冲突,并结合各国立法差异,讲解了冲突的法律解决方式。随后,杨老师引导学生厘清“住所”与“经常居所”的概念差异,并重点分析二者在确定国际司法管辖权方面的应用场景,使抽象的法理条文与现实司法实践有机融合。
课堂中,杨老师引入了“阿根廷公民马克行为能力确认案”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判例思维带领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展示了涉外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适用上的复杂性与多维考量。授课过程中穿插的互动提问与引导式讨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务理解能力。
为加强理论与考试的对接,课程最后,杨老师精选了一道法考真题,引导学生从题干入手,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条理清晰的法理分析。此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也体现了课程对“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的高度践行。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而不善教,则天下不治。”此次观摩课不仅为法学院教师搭建了教学交流与成长的平台,更体现了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理念。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多元教学模式,不断夯实“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根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贡献新华智慧与力量。
文/陈明杰
图/陈明杰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