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法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赛在东莞校区格物楼2B307国际模拟法庭成功举办。本次竞赛由李岚院长、叶秀副院长、周少元教授、陈石清副教授及冯家欣老师组成专家评审组,对8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内容创新及育人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旨在通过教学比武锤炼师资队伍,传承育人匠心。
(叶秀副院长作比赛致辞)
此次比赛中,参赛教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运用案例推演、数智教学等多元手段打造沉浸式课堂。
张瀚文老师以过错侵权与无过错侵权为教学重点。在具体案例中融合学术观点,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评委肯定了张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强调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全面了解,才能使授课内容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授课效率。
(张瀚文老师解析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许文成老师以国际私法中的法则区别说为主题展开授课,按照历史脉络层层推进,生动解读了意大利法则区别说的核心观点,并通过案例进行内容拓展,帮助同学理解属人法原则的时代价值。评委们认为其讲解方式深入浅出,对其教学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许文成老师演绎国际私法发展脉络)
饶宇星老师紧扣时政热点,以近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为切入点,讲解了国际贸易组织WTO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国际影响,评委们一致肯定了其课程教学设计的丰富性,但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并借助图表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教学效果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饶宇星老师对WTO的组织架构展开讲解)
杨春晖老师以“负担行政行为”作为授课主体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杨老师通过搭建思维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负担行政行为的学习内容。杨老师还将亲身经历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获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杨春晖老师讲授负担行政行为)
张李儒老师围绕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展开讲解,其以共同不法和共同故意作为逻辑起点,探讨了具体刑法案例中的共同犯罪分析思路,讲解方式深入浅出,能够帮助同学们对这一复杂概念进行透彻理解。评委们肯定了张老师的专业性,同时指出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图文并茂,将授课内容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
(张李儒老师讲解共同犯罪)
蔡绿茵老师以法律逻辑学中的法律概念为主题展开讲解。在回顾上节课程内容时,采用了AI数字人授课,这一创新教学形式获得了评委们的肯定。同时,评委组指出,数智赋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但是如何将数字AI与课程内容紧密衔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还需深入思考。
(蔡绿茵老师讲解法律概念)
陈舒钰老师以行政法的核心概念、法律渊源、行政法律关系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陈老师系统梳理了我国古代法律发展中的“控权”理念,并以“官管民、民告官”六字对行政法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这有利于学生对行政法学习的整体把握。评委指出,如果加入比较法视角,将使课程内容更加精彩。
(陈舒钰老师讲解行政法知识点)
唐天泽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音频作为课程导入内容,系统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评委们一致肯定了唐老师的课程思政设计。同时强调,对于法条的讲授,应当结合具体案例深入讲解。均衡理论与案例的内容占比,才能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唐天泽老师讲解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
经过激烈角逐,饶宇星老师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与卓越的课堂掌控力摘得桂冠,许文成、张李儒、杨春晖老师分获二等奖,唐天泽、陈舒钰、蔡绿茵、张瀚文老师荣获三等奖。获奖教师将代表学院征战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继续展现新华法学院的教学风采。
(颁奖现场)
青教赛十四载薪火相传,铸就法学院“以赛促教、以教强师”的优良传统。本届赛事通过“同台竞技-专家问诊-多维反思”的培育闭环,既锤炼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真功,更彰显了三代教师接力育人的教育情怀。法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让三尺讲台成为孕育法治英才的摇篮,为培育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赵丽婷
图/赵丽婷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