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成为实现我校“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新模式。作为中大新华的“新”老师,除了担任线上教学任务以外,蒋鹏祥老师还身兼法学院2019级的年级导师、班主任的职务。如何在疫情期间结合法学院教学实际,顺利完成线下与线上两条线的轮流转换是当前法学院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主动探索出适合线上教学情况的网络教学方式方法,保证线上教学与带班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蒋老师的最大任务。
这一学期,蒋老师担任房地产法与法理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对理论性如此强的法学课程,他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早在今年2月中旬,蒋老师就已经与共同任教的老师们积极商议本学期每门课程的授课方式与教学班联系方式,参考法学院各老师的教学方案与意见,并且和班长、学委等学生干部及时沟通,与各年级辅导员加强联系,通过辅导员对各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网络情况。由于前期每位老师都没有太多线上教学经验,因此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受到疫情影响,蒋老师不能返校备课,而电脑也在学校。为了达到更好的备课效果,刚刚参加工作的蒋老师甚至自费购买了一台崭新的电脑,使答疑环节和录播视频课得以顺利进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往往一个看似简单主题的备课,就需要参考好几篇完整的文献。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蒋老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课件制作,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与心力,常在深夜修改教学方案,力求尽善尽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正式的线上教学开始后,蒋老师采取“课前问题引入+系统框架梳理+案例引导+增加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获益颇丰。课程开始时,蒋老师会提出富有逻辑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迅速地进入课堂角色,了解本节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接下来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严谨的法言法语,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书本内容。为了加强互动性,每节课蒋老师都会挑选最有争议性与针对性的话题供同学们讨论,激发同学们对于法学理论的热情,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巩固法律逻辑思维。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进行优质的课堂交流
部分课堂总结与回顾
与线下不同,学生线上提问的时间往往不固定、问题角度多变,这对于教师答疑而言是一个挑战。教师实际上成为不间断的答疑者。同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有少数学生不具备线上教学条件。为了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学习指引与辅导,蒋老师与各年级辅导员进行深入沟通,采取邮件、电话与个别答疑的形式,充分给予学生关怀。
蒋老师积极为学生解答疑惑
经过一番努力,法学院的网络教学工作运行顺利。学生在各项课堂调查中,整体满意度较高。蒋老师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出更适合自身线上教学情况的网络教学方式方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应是一场场春雨,于无声处润泽万物生长。蒋老师深知,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初衷。
文/蒋鹏祥
图/蒋鹏祥
审校|李岚 叶秀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