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务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我院教师参加教学成果奖专题培训会
    点击量: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综合能力,助力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2024年12月7日至8日,廖诗颖、董雪晨、李天玉三位教师参加了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高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及申报指导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会在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顺利召开,分设高等教育组和职业教育组两个会场,吸引了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参加。

    聚焦教学成果奖,提升申报水平

    教学成果奖作为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全面检阅与展示。为帮助高校教师掌握教学成果的培育、凝练方法及申报技巧,培训会围绕教学成果奖的内涵与实质、总结报告撰写、评审答辩方法等主题,设置了理论讲解与案例分享相结合的内容体系。三位教师在高等教育组认真聆听专家报告,通过学习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流程、方法、技巧,以及总结材料的撰写与成果创新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关键点与核心价值。

    典型案例分享,经验启发实践

    本次培训首先由四川大学原教务处处长张红伟教授主讲。张教授以“理念·举措:持续实践·用心总结——教学成果奖培育思考”为主题,分别从教学成果奖的内涵、孵化、总结、申报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析。张教授指出,教研教改与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对标高教发展要求;基于本校实际,强化特色突出优势;尊重教育规律,持续加强教学学术。校院两级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人才培养战略及实际情况研制,设置多种类型的教改项目。张教授谈到,申报团队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的求实精神、严密的逻辑思维、严格的语言规范,通过凝练主题、选择材料、编拟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规范流程,形成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操作性兼具的高质量教学成果。

    (主讲人张红伟教授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合格评估以及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督导余国江教授围绕“国家教学成果奖内涵、选题突破及申报书的撰写”作专题报告。余教授从“准确理解教学成果奖内涵、如何选题、申报书撰写技巧、表格填写注意事项、实践检验期、成果完成人主要贡献”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技巧。为帮助广大教师更直观理解培训内容,余教授引用大量典型案例、使用正反对比,加强与参会教师互动,生动诠释了教学成果奖孵化的基本理念、选题策略、写作思路、方法运用以及推广经验等诸多内容。呈现了一堂深度与广度集合、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培训课程,与会教师收获颇丰、好评不断。

    (主讲人余国江教授

    本次培训重磅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冯晓云教授进行了五个不同主题的报告,包括专题主旨报告、“OBE理念下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反向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OBE理念的电气专业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OBE混合式教学的技术逻辑和教学实践”、“OBE混合教学之课程自组织模式设计与实践”。冯晓云教授从教学创新改革顶层设计思路讲起,选取跨学科课程、电气专业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类型,详细阐述了基于OBE理念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以及如何达成育人成效。


    (主讲人冯晓云教授

    培训会上,多位教育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详细展示了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形成历程。从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到成果的创新点与推广应用,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的撰写逻辑与实操技巧。案例分享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更为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推动教学改革,助力内涵建设

    除了理论学习,参会教师还通过与其他高校同行的交流,碰撞出新的教学改革思路。老师们一致表示,此次培训会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有助于进一步凝练教学成果、聚焦教学改革创新点,并为后续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谋划,未来可期

    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组织全院教师深入学习会议内容,结合学院教学实际,探索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新思路。同时,也将持续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力度,推动学院教学内涵建设,助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学院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学院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学成果优秀团队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未来,法学院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李天玉

    /李天玉 董雪晨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