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学生风采

    师恩如光,照亮法治前行路
    点击量:

    近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在校园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封信来自毕业生王宛菁,信中她用真挚的文字,倾诉了对李岚老师的深深感激与不舍。

    (信件)

    王宛菁回忆起初次踏入刑法课堂,李岚老师简洁干脆、直击要点的授课风格,搭配丰富的实务经验,让晦涩的法律条文瞬间鲜活起来。老师通过真实案件抽丝剥茧,引领同学们探寻法律背后的正义与温度,这份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深深感染了她,坚定了她在法律道路上前行的决心。

    论文撰写期间,李岚老师化身严谨细致的引路人。面对王宛菁反复修改仍显稚嫩的论文,老师从逻辑架构到答辩展示,每一处都耐心指导。老师对学术的严格要求,不仅助力王宛菁顺利完成学业,更教会了她作为法律人应有的严谨与担当。

    李岚老师还为她打开了实践的大门,推荐她先后在东莞三院和越秀法院实习。在东莞三院,带教老师让王宛菁学会将理论运用到实务中;在越秀法院,跟随李岚老师的得意门生实习的经历,成为王宛菁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师兄身上成熟的专业能力与沉稳的处事风格,以及对每个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都让王宛菁深受触动。

    王宛菁偶然读到学校公众号的文章,了解到李岚老师在1982年婚礼前夕,放下人生大事,陪伴突发疾病的学生守在医院,错过了婚礼班车。面对姨妈的责备,老师坚定表示“如果重来一次,依然会选择留下来”。老师对“问题”学生长达两年的坚守,每周促膝长谈,百余次耐心教导,最终让学生重燃希望,顺利完成学业。这些故事让记菁深刻体会到师者的无私与担当,也明白了法律人肩负的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更是用爱与责任温暖人心的担当。

    如今,王宛菁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但李岚老师的教诲将永远铭记于心。她表示未来定会以老师为榜样,践行法律人的初心和使命,用所学回报社会。这封感谢信不仅是记菁个人感恩之情的抒发,更是对李岚老师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展现了一段温暖而动人的师生情谊。



    文/林文铎

    图/李岚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