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以青春之力,播法治之种——助力九龙镇乡村振兴法治实践行导语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法”远航突击队以司法部“2025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精神为指引,在指导老师吴斯婷、廖诗颖带领下,于7月12日至7月21日深入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九龙镇,以“法润九龙,护航农权”为理念开展实践。从晨曦初露到暮色四合,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服务基层,在调研、普法、支教的多维实践中,让法治星火在乡野间蔓延。

    扬“法”远航志愿突击队队员合影

    深入乡村,聚焦法治需求

    01 妇女土地收益权相关调研

    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施行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村民权益保障等问题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关注焦点。扬“法”远航突击队深入清远市英德市九龙镇,在田埂与街巷间展开系列调研,为新法在乡村落地生根提供实践参考。为精准把握农村法治建设现实难题,队员们以九龙镇人民政府周边为调研核心区,面向居民发放问卷,重点摸排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流转及征地补偿中的权益认知与保障现状。

    同时,突击队成员前往九龙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与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访谈,深入了解基层在保障妇女土地收益权方面的具体实践与面临的困难。调研发现,尽管新法对妇女权益保障作出明确规定,部分村民仍存在“女性嫁出即失去土地收益权”等认知误区,反映出法律宣传与实际理解间存在衔接空间。

    余所长向突击队进行详细介绍

    02社矫安帮相关调研

    司法部在《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中》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服务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效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平台作用,组织法学专家积极做好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依据司法部“2025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精神,结合社区矫正与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突击队对九龙镇司法所所长余家豪进行访谈,了解社矫安帮工作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此外,队员们还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回访,与民政部门、人社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全面了解刑满释放人员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与面临的困境,为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一手资料。

    法润乡音,播撒正义种子

    01普法与法律咨询点

    “法律条文要听得懂、用得上才行。”“英州夜谈”是英德市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突击队充分利用这一治理模式,突击队与九龙镇人大朱主席、驻枫木村委员会领导朱紫斌,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所长、驻枫木村委会团队队长余家豪,九龙镇枫木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扬坤协作,在枫木村与村民围坐夜谈,共同探讨乡村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夜谈活动中,队员们用乡音土话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结合“滥伐林木”“违规土地承包”等案例,让晦涩法条化作“田埂上的家常话”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在夜谈中,队员们用心倾听村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后续的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提供了更精准的方向。同时,队员们还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普法宣传更具实效。

    为将法治服务真正送到村民家门口,突击队还在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设立了专门的公益法律咨询点,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该咨询点由法学专业师生值守,突击队师生们带着法条下乡,现场为村民们提供土地流转、婚姻继承、劳务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的“一对一”咨询服务。不仅成为村民排忧解难的“法律诊所”,更搭建起法学理论与乡村实践的桥梁。突击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为当地村民们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许多困扰村民的法律难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村民们的法律意识。

    突击队员们与村民们进行“英州夜谈”活动

    02发放普法文创产品

    为提升普法宣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队员们精心设计制作了普法文创产品,包括印有法律标语或法律条文的普法三折页、普法小扇子、环保帆布袋等。这些文创产品将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队员们在九龙镇的集市、街口等地发放这些文创产品,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

    突击队员们设计的普法文创产品

    普法短剧,法律趣味演绎

    为适应新时代普法宣传需求,提升法律知识传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突击队精心策划并制作了一系列普法短剧。在深入调研九龙镇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队员们制作了《农村土地承包流程》《林木林地小课堂》两节课,并拍摄了对应的粤语普法短剧《土地不能瞎承包》《林木林地纠纷记》。这些短剧生动演绎了集体土地发包程序与林地林木承包权,帮助村民在剧情中明晰法律边界,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依托“英州夜谈”平台进行普法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外,突击队还根据时事热点制作了网络名誉权侵权、减肥药骗局、反诈风波、租房风波等生动的短剧。例如,《反诈风波》通过讲述公安民警与诈骗团伙斗智斗勇的故事,揭露了真实的诈骗套路,增强了观众的反诈意识。《减肥药骗局》则通过一个女网红售卖有毒减肥产品的案例,提醒观众警惕虚假宣传和非法产品。这些短剧将法律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不仅针对当地村民的法律需求,还面向广大网友,通过通俗易懂的情节和贴近生活的故事,让观众在观看中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童蒙养正,法治美育同行

    九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教室里,“法律”的种子悄然发芽。法律课堂上,队员们以“拒绝校园霸凌”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们识别恶意取绰号、孤立等行为;禁毒教育中,“识别毒品”小游戏让孩子们直观认知毒品危害;反诈课程里,“天上不会掉馅饼”问答小游戏与防诈小妙招进一步筑牢孩子们的“反诈防线”。

    突击队成员精彩授课

    美育课程同样精彩纷呈:街舞课上,队员们演示hip-pop、locking等舞种,教学热门舞蹈片段,搭配“丢手绢”游戏,让笑声洒满课堂;音乐课以“听声辨乐器”导入,教孩子们识简谱、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旋律中厚植家国情怀;环保课堂上,手绘垃圾分类卡片与“绿色家园”绘画,让“绿水青山”理念扎根童心。结课之际,孩子们递来的纸条上,“感谢老师的教导,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的稚嫩字迹,成了最珍贵的回馈。

    扬法远航,初心不改

    从调研问卷到普法短剧,从法治课堂到美育互动,扬“法”远航突击队的九龙之行,是对“用脚步丈量法治责任,用实干诠释法律人担当”的生动践行。正如指导老师寄语,这段旅程让队员们在乡土中收获成长,更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肌理。未来,突击队将继续携专业与热忱前行,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绽放。



    文、图/柯韩佳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