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即将进入尾声。对于自己能否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我始终存在疑虑,怀着激动又不安的心情,我来到广东楉泓律师事务所,开展为期十周的实习。
(图一:广东楉泓律师事务所)
广东楉泓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兼职教师袁楚鹏老师悉心安排每一周实习任务:第一周主要任务是熟悉工作环境和简单的裁决书写作;第二周是写两份裁决书,独立完成一份,合议裁决一份;第三周制作手写询问笔录;第四周制作做阅卷笔录;第五周进行当众即兴演讲训练;第六周是跟进两个被上诉案件;第七周是自我管理,周一自己做好计划并于周末梳理完成情况;第八周是制作关于民法典的ppt,并演讲一小时;第九周和第十周则不再整体布置任务,具体工作视情况布置。
(图二:周末团建合照)
在实习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同时兼顾多个工作。比如,在某一周中袁老师只给我安排一个主要任务,但我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还要协助其他同事完成检索资料、扫描文件、合同校对等工作。尤其是第七周的自我管理,需要同时进行的工作甚多,第一个工作是帮助同事系统地整理劳动法资料库,第二是填写送达回证,第三是将劳动争议仲裁答辩书word文档转化pdf并校对,第四是完成一份借贷纠纷案阅卷笔录,第五是校对一篇关于造价工程改革4万多字的文字稿,第六是对多个案件资料进行归档并扫描成电子版保存,第七是系统地整理造价工程资料库。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还要每天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实习日志。这些工作须在一周内完成,工作量很多且繁琐,但只能自己安排时间按时完成,这跟在学校时可以专心备考法考有很大的差距,工作时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做一件事,学会多个工作同时进行必不可少。
(图三:楉泓律所办公场所)
来律所实习最重要是进行各种学习。袁老师安排了所内学习和所外学习两部分内容。所内学习是安排内部培训:如通过律师助理分享《网络高效检索的方法》提高资料检索能力;通过执业律师分享《法律文书写作方法》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能力;通过实习律师分享《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分析案件并写好裁决书;还有执业律师分享执业经验与教训来向我们展示律师执业过程的艰辛,吸取他们的教训避免,走弯路。最近的培训内容是全所每人用一小时对《民法典》任一篇章进行学习分享,通过演讲和结合ppt的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民法典》的内容。此外,袁老师作为一名仲裁员,会亲自讲解仲裁的内容,来帮助我了解和认识仲裁,而他作为所里的主任律师,也会讲律师行业的现状,给我提供一个择业的参考方向。
(图四:袁老师正在进行内部培训)
(图五:所内律师分享《民法典》合同编内容)
所外学习则更加地丰富。除了跟随各位律师去参与庭审、下乡普法和进行法律援助、配合完成党建工作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以下事件:第一件事是让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仲裁庭的不公开开庭审理过程,袁老师亲自带我至广州仲裁委员会,参与他独任仲裁的案件,我已在开庭前草拟了该案件裁决书,所以对案情非常熟悉。在开庭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商事仲裁的便捷与运用灵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第二件事是参与由袁老师在南海区交通运输局主讲的《佛山市公共汽车守则》宣讲会,袁老师身体力行地示范了如何做好普法宣讲,把深刻的法学领悟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并让不懂法的人听得懂宣讲的内容,是普法的精髓所在。第三件事袁老师带领我们实习生参观绿芽基金会工作室,让我们了解一个专门关注乡村妇女儿童生活的基金会,提高我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同理心,在为我们开阔眼界的同时还为我们与绿芽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经历。袁老师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来增加实习生的知识。
(图六: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庭)
(图七:与绿芽基金会工作人员合照)
在楉泓律师事务所实习的这些天,我们锻炼了法律文书写作能力,能够熟练、熟悉各类文书写作,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从容自如地当众进行演讲。除此之外,还提高了检索信息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最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对待工作的态度,认真、严谨、细致是法律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图八:开展演讲学习活动)
此次实习我真正体会了律师的生活与压力。每天朝九晚六,因为通勤时间长所以每天必须七点准时起床,晚上自愿加班到十点多也是常有的事,工作任务繁多且必须高质量地完成。实习的时间并不长,但令我受益匪浅,也为我踏入社会上了至关重要的一课,这个过程我不仅提高“写”和“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工作意识,是我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经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次的经验积累会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好好珍惜余下的实习时间,通过不断努力来提高自身能力。
(图九图十:修业证书)
文/吴立燕
图/吴立燕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