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9 日,广州新华学院普法嘉年华在一片火热的氛围中盛大开幕。此次活动由法学院团委、法学院学生会、法学院扬航志愿服务队、继续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法律爱好者协会以及麻涌镇普法志愿服务队共同组织策划,是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宪法教育盛宴。其目的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妙趣横生的手工创作,着力培养同学们的法治意识,稳固筑牢同学们的法治信仰根基,充分激发同学们内心深处对法律的尊崇与敬畏之情,让法治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为构建和谐法治校园环境添砖加瓦。
图一:工作人员合照
一、游戏环节
活动一:法条背背背
通过丢骰子决定背诵的法律条文,并在两分钟内背诵完毕。这项融挑战与学法于一体,趣味盎然又干货满满的游戏,能提升同学们对法律条文的熟识程度,又能提高个人的法律素养。
图二:法律爱好协会的游戏一道具
活动二:法条分类小能手
同学们需要在桌面上所有混合法条中找出四条及以上属于宪法的法条,并将其放入面前的宪法盒子里。此活动考验同学们对宪法知识的掌握与辨别能力,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宪法内涵和地位的理解,提升宪法意识。
图三:扬航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
活动三:宪法知识对对碰
双人竞技,刺激抢答。采用工作人员随机提问,同学们抢答的模式,让宪法学习在紧张刺激的氛围里 “软着陆”,强化记忆,为校园积淀深厚宪法学习底蕴,筑牢法治素养根基。
图四:麻涌镇普法志愿队的工作人员
活动四:宪法转盘问答
同学们通过转盘抽选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游戏将运气与知识考查相结合,增加了游戏的不确定性和刺激性,也让宪法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同学们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宪法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提升了宪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
图五:法学院学生会的工作人员
二、DIY漆扇环节
完成了以上四个游戏,同学们可以参与漆扇DIY活动,漆扇DIY这种种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的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亲手体验制作漆扇的乐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扇面上的“守廉与行,明法与心”“自由、平等”等字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在每一位同学心中埋下法律的种子。同学们通过抽取一二三等奖项,获得集章、积木、娃娃等不同的奖品,极具纪念意义。
图六:宪法DIY漆扇成品展示
三、抽奖套圈环节
1.抽奖环节
体验完DIY漆扇后,迎来了令人期待的抽奖与套圈环节。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抽奖箱置于显眼位置,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排起长队,依次伸手抽取幸运奖券。奖券上的奖品丰富多样,从精美的明信片到实用的日式相机,再到高清无线的投影仪,的每一份奖品都承载着工作人员对同学们的心意与祝福。随着抽奖的进行,不时传来同学们中奖后的欢呼声与惊喜的笑声,整个场地洋溢着欢乐与激动的氛围。
图七:工作人员协助玩家抽奖
2.套圈环节
同时,三等奖还有机会参与套圈。工作人员在地面上整齐地摆放了各类小礼品,有可爱的玩偶、卡皮巴拉小夜灯、各类卡通人物拼图等等,琳琅满目的奖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参与者们手持套圈,站在规定的距离外,眼神专注,瞄准目标后轻轻抛出手中的圈。有的同学手法精准,圈套住心仪的奖品,引得周围人群发出阵阵赞叹;有的同学虽未能一击即中,但也不气馁,调整状态继续尝试,现场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
图八:法学院老师参与套圈活动
四、明信片盖章
在抽奖的对面摊位,由继续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负责给幸运奖的同学签领的明信片盖章。一方小小的印章,承载着学校有特色标志性建筑物的神韵,为每一张明信片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灵魂。
那枚精心设计的印章,将学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栩栩如生地呈现于方寸之间。当工作人员手持明信片,轻轻将印章按压上去,伴随着轻微的“咔哒”声,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便永久地定格在了明信片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案印记,更是一份对校园深深的眷恋与敬意。每一张盖有特色建筑印章的明信片,都成为了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感纽带。
图九:明信片印章成品展示
五、合影留念
图十:法学院老师合照
此刻,法律的种子已在心田悄然播撒,假以时日,必将破土萌芽。愿同学们于法韵的润泽中,笃定地迈向那由规则悉心守护、权益得以充分保障的未来坦途。继续在青春的篇章里,浓墨重彩地书写与法相伴、携手同行的绚丽故事。在法治的澄澈晴空之下,毫无羁绊地绽放青春的璀璨华彩,心向阳光,意气风发地奔赴那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的光明前程,镌刻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
图十一:各组织负责人合照
图/陈佳怡
文/曾忻悦、陈晓莹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