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闻动态 > 正文

院闻动态

    我院教师参加2024年民办高校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高峰论坛
    点击量:

    20241123日,我校法学院代表团荣幸受邀参加了由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承办的“2024年民办高校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汇聚了全国法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学者、实务界人士,共同探讨法学教育的新理念、新经验和新趋势,以期全面提升法学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此次会议由我院李岚执行院长和叶秀副院长带领一行师生受邀参加。

    本次会议共有7项议程。

    首先是由东莞城市学院周庆副校长、刘红院长发言致辞,正式拉开论坛序幕。

    23项议程为专题研讨环节。在我校李岚执行院长、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唐犀执行院长的主持下,各高校老师、实务界人士围绕着“‘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这一论坛主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法学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8个分论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

    在此环节中,郭艳东老师以“民办高校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聚焦民事强制执行法课程缺失”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交流与分享。他凭借自身在法律实践领域的丰富经验,精准地聚焦于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他指出,尽管民事强制执行法在司法实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却显得不足。他强调,民事强制执行法不仅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司法公正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郭老师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高校法学教育中增设“民事强制执行法”课程。这一措施旨在强化法学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能够直面并解决实际法律挑战的实践性法学人才。

    廖老师以其独到的见解,围绕“基于‘学训一体’理念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交流与分享。她深刻地指出,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培养这类人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深入分析了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案例——中国政法大学的“即时共享、协同融合、学训一体”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的“法律医院”教学模式。她不仅展示了这些模式的独特之处,还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法学实践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如建议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庭审流程,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强调了学校与法律实践机构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法律服务的必要性,这些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易思老师在本次论坛上以“基于ADDIE模型的法学智慧课堂建设”为题,向与会者深入介绍了ADDIE模型这一教学设计框架,并探讨了如何将其应用于法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她首先从教学背景与问题分析入手,精准地指出了传统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预习活动与教师备课工作的脱节,以及学生平时成绩与教师期末考核的分离。她通过实际数据,详细介绍了数字化智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在实施方案的说明中,她强调了数字化背景下法学智慧课堂的潜力,如智慧课堂能够实现的全链条完整性教学反馈和全数据智能化考评体系,这些创新将极大地提升法学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在享受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光后,我们转至东莞城市学院学术报告厅,继续进行下午的第47项议程。

    会议的序幕由东莞城市学院方伟华执行校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拉开。随后,张琮军教授与于海涌教授分别带来了他们的精彩学术报告,为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提供了深刻的学术启迪。

    张琮军教授的报告以“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理论”为核心主题,他不仅分享了宝贵的学术见解,还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一种不良趋势,即论文作者往往以期刊为导向,追逐热点议题,而忽视了论文与实践和自身实际情况的结合。他强调,学术研究应根植于实际,呼吁学者们在撰写论文时,应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追逐学术热点。紧接着,于海涌教授以“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理念”为题,进行了深刻的分享。他强调,法学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更多地融入实践元素。他提倡采用田野调查法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学人才。两位教授的报告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也为法学教育的实践导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本此会议中,恭喜我校李岚院长、廖诗颖老师的参评论文荣获二等奖,郭艳东老师与23级法学本科生余海岚同学的论文获得三等奖,以及郭艳东老师与23级法学本科生何倩琪同学、易思老师、黄裕捷老师的论文获得优秀奖。这是对各位老师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辛勤工作和卓越贡献的肯定。

     

     

    /许文成

    /吴泽 许文成

    审校|李岚

    责编|郑思思